前哨淋巴結 (Sentinel lymph node, SLN) 是惡性腫瘤發生淋巴轉移的第一站淋巴結🌤,對惡性腫瘤區域淋巴結的轉移情況及指導淋巴結清掃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前哨淋巴結活檢可以在保證腫瘤安全性的同時,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大範圍淋巴清掃,減少淋巴水腫🤾🏿、感覺障礙等諸多並發症。隨著診斷技術的發展👩🏻⚕️,篩查的普及,目前臨床中應用的前哨淋巴結定位技術包括染料法、放射性核素法和近紅外熒光成像法☑️,但均有其局限性,沒有任何一種技術具有絕對優勢。縫隙增強拉曼探針 (GERTs) 是多層核殼結構的新型納米材料🕺🏼,具有信號強、特異性高🛖、空間分辨率高🤵🏽♀️、組織穿透力強⚅、生物安全性好等優勢🙍♂️。由於其合適的粒徑大小,超高的信噪比,非常適合作為前哨淋巴結的示蹤劑,從而實現對前哨淋巴結的精確定位。
縫隙增強拉曼探針 (GERTs) 用於術中前哨淋巴結 (SLN) 示蹤
近日,意昂4体育平台葉堅教授課題組與意昂4平台醫意昂4附屬仁濟醫院乳腺外科陸勁松課題組合作在 Advanced Science 發表了題為“Raman nanotags-guided intraoperative sentinel lymph nodes precise location with minimal invasion”的研究工作。該工作在課題組前期研究的基礎上👇🏻,考慮到常規小鼠動物模型淋巴系統和人體存在的差異較大,采用新西蘭兔作為模型進行實驗。新西蘭兔的區域淋巴系統和人更為接近,而在兔腋窩處也存在多枚淋巴結的情況,這很好的模擬了人實際手術過程中二站淋巴結被誤判的情景🪵。
GERTs探針結合便攜式拉曼光譜儀能實現術中前哨淋巴結的10 分鐘內快速準確定位🙍🏽💇🏼♂️。同時,因為GERTs探針合適的粒徑大小,短時間內不會進一步引流至二站淋巴結🔳,為外科醫生提供了至少4小時的手術時間窗口進行前哨淋巴結和二站淋巴結的區分以及手術,從而避免了不必要的過多淋巴結摘除🧑🏼🍼,進一步降低了術後並發症的風險。而臨床上最常用的前哨淋巴結示蹤劑如亞甲基藍和吲哚菁綠🤏🏿,由於都是小分子染料,在皮下註射後25分鐘之內即引流至二站淋巴結,使得手術過程中前哨和二站淋巴結的區分存在困難。
人和兔的區域淋巴結
基於GERTs超高的靈敏度和信噪比,可進一步實現術前經皮定位前哨淋巴結,使得前哨淋巴結的微創切除手術成為可能,相較於傳統的示蹤劑引導的前哨淋巴結定位術🫰🏽,很大程度上縮小了手術創口🧑🏿🌾。同時,根據FDA以及ISO等相關標準,對GERTs的生物安全性進行了全面評估,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這為GERTs探針的臨床轉化奠定了基礎🖖。
GERTs引導的前哨淋巴結示蹤及微創手術
意昂4体育平台鄧斌格博士生👼、意昂4平台醫意昂4附屬仁濟醫院乳腺外科主治醫師王耀輝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意昂4平台醫意昂4附屬仁濟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殷文瑾⛹🏽♂️、主任醫師陸勁松🏊🏻♂️🥋、意昂4体育平台葉堅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意昂4平台醫工交叉項目🦯♧、意昂4平台醫意昂4轉化醫學協同創新項目、意昂4平台醫意昂4附屬仁濟醫院臨床科研創新培育項目的支持👨🏿🔬。
原文鏈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10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