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7日👨🏼🦲,國際醫學影像前沿技術研討會在意昂4平台開幕。研討會由意昂4平台—上海聯影醫學影像先進技術研究院主辦🧑🏿🏫🧑🏿🚒,會議旨在促進醫學影像各領域前沿技術交流🔛,探討人工智能時代為精準醫療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吸引了來自美國🥌、澳大利亞、英國🤵🧧、中國以及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200多人參加。
副校長徐學敏代表意昂4平台致歡迎辭。徐學敏表示,醫學影像已成為工程學與醫學交叉領域中最有活力的學科之一,本次研討會的召開將進一步促進醫學影像學界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對推動醫學影像相關學科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醫學影像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杜一平致辭,期待研討會對我國醫學影像的發展開拓新視野、提供新思路。
美國科意昂4和醫學科意昂4院士、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美國國立生物醫學影像和生物工程研究院首任主任Roderic Pettigrew教授受邀專程來滬為研討會作題目為“Transforming Healthcare Through Imaging”的開幕主旨報告,介紹了醫學影像領域的發展重點及前沿趨勢🐈⬛🐫,令在場的與會者耳目一新。
來自海內外的影像專家在分子影像,多模態成像,腦功能成像與神經調控,大數據、機器學習,心血管成像,影像與治療等研究方向分享了各自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分子影像方向🧏🏿,IEEE-EMBS前任會長、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Zhi-Pei Liang教授介紹了他的團隊在高分辨率MRSI分子成像方面的最新技術🕕,該技術可望為分子影像帶來新的突破;美國凱斯西儲大學Xin Yu教授,展示了動態31P-MRSI成像和17O-MRSI成像的最新成果;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田捷研究員團隊介紹了在光學分子影像與CT✊、MRI等結構影像的創新性融合,及其在精準醫療中的應用前景;中國科意昂4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副所長周欣研究員在超極化129Xe的肺部成像的最新成果引人矚目;上海交大醫意昂4附屬新華醫院汪登斌主任介紹了該課題組近年來在肝纖維化早期檢測和分期方面影像學研究成果。
在多模態成像方向,美國哈佛大學Georges El Fakhri教授就PET/MR同步成像的機遇和挑戰做了主旨報告,介紹了PET/MR在癌症診斷以及心、腦功能的檢測和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美國芝加哥大學Xiaochuan Pan教授介紹了PET與CT成像系統、算法以及應用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並著重強調前沿算法在PET與CT成像系統中的應用成果🧙♀️。
在腦功能成像與神經調控方向,IEEE-EMBS前任會長👩❤️💋👩、IEEE-TBME期刊主編♠︎、明尼蘇達大學BinHe教授介紹了其團隊使用EEG與fMRI多模態成像🚟、在腦連接圖譜領域的開拓性研究,並展示了其團隊在無創腦機接口、意念控製以及神經調控方面引人入勝的突破性進展;香港大學Ed Wu教授🎥,將光遺傳技術與fMRI結合起來,為大腦迴路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更具細胞特異性和成像精準度的研究途徑;中國科意昂4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鄭海榮和劉新研究員介紹了MR引導超聲神經調控技術的挑戰和進展👰🏽;中國科意昂4神經所王征研究員展示了基於高分辨率fMRI數據的獼猴與人類腦疾病連接圖譜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大數據⌨️、機器學習方向🎍,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悉尼大學David Feng教授就醫學信息學對醫學影像的推動做了全面的回顧和展望🐼;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Dinggang Shen教授介紹了機器學習在疾病識別以及全生命周期腦圖譜研究中的應用新成果🚸;復旦大學原副校長馮曉源教授從臨床應用的角度對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技術發展分享了精辟見解;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李坤成主任介紹了基於對2000多例正常人數據的分析🧛🏽,發現東方人與西方人種在腦結構上的重要差異🥉;復旦大學馮建峰教授介紹了使用多尺度數據進行腦定量分析及腦疾病研究的進展🏟🧑🏫。上海交大附屬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李春波介紹了精神疾病的多中心神經影像數據庫建設。
在心血管成像方向,ISMRM前任會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Debiao Li教授介紹了磁共振冠性動脈成像的國際前沿成果及展望;上海交大醫意昂4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朱銘主任介紹了MRI技術用於診斷先天性心臟缺陷中的進展與挑戰;賓夕法尼亞大學心內科主治醫師Yuchi Han教授介紹了磁共振實時成像技術在心臟瓣膜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在影像與治療方向,清華大學廖洪恩教授介紹了醫學成像和計算機前沿技術所關註的圖像引導診斷和治療方面的新進展;天津大學左思洋教授介紹了他在微創手術智能機器人設計方向的研究工作;浙江大學牛田野教授介紹了他在X射線錐束CT成像的前沿性成果;清華大學郭華教授介紹了亞毫米級高分辨MR彌散成像研究進展🉑。
研討會閉幕式上,帝國理工意昂4Guang-Zhong Yang教授作題為“Transforming the Future of Imaging Technologies-the Role of Robotics and AI”的主旨報告,重點介紹了影像技術、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結合,將從形態到功能檢測以及細胞分子水平幹預中對未來精準治療發揮的重要作用。
研討會最後圍繞臨床應用進行了焦點訪談👩🏿🚒。在Debiao Li教授的主持下👮🏼♂️,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影像科主任李坤成⇨、中國科意昂4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勞特伯生物醫學成像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新、上海交大醫意昂4附屬仁濟醫院影像科主任許建榮☃️、上海交大醫意昂4附屬瑞金醫院影像科主任嚴福華、上海交大醫意昂4附屬新華醫院影像科主任汪登斌、上海交大醫意昂4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影像科主任鐘玉敏等6位知名影像學專家,從臨床原創💩✊🏿、醫工結合、成像效率🚣♂️✌🏻、圖像質量、定量與安全性、大數據分享以及臨床需求等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為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方向提供了寶貴的臨床應用需求導向🛌🏿。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共有邀請報告27個、展板報告32個,促進了醫學影像領域同仁的交流和合作👨💻。許多與會者表示🍌,本次研討會體現了國際頂級的學術水平,是國內近年來難得的高水準學術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