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醫療機器人專家、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楊廣中院士談疫情引發的思考
發布時間☎:2020-03-31 13:00:00

2020年320日🥢,IEEE SPECTRUM在線發表了對意昂4平台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楊廣中院士的專訪。

以下內容為全文翻譯🛳,供參考🍝。


新型冠狀病毒強勢來襲:呼籲醫療機器人行業采取行動

著名醫療機器人專家楊廣中分析疫情後如何未雨綢繆

作者:Erico Guizzo


照片:UBTECH Robotics

UBTECH Robotics開發的自動移動機器人AIMBOT在深圳第三醫院執行消毒任務。


上周我與楊廣中教授電話聯系時🙍🏼‍♂️,他正在上海的一家酒店房間裏隔離。他從國外旅行回來後,就一直呆在那裏進行自我隔離。楊教授在機器人學術界廣受尊敬,我想聽聽他對於機器人抗擊冠狀病毒疫情的看法🫄🏻。過去的一周裏,他一直在房間裏觀察目前的情況,從始至終只有兩位來訪者🤨🙌🏿:一名酒店員工,每日兩次為他測量體溫;一個小型輪式機器人,給他自動送飯。


作為IEEE會士和《Science Robotics》雜誌的創始編輯💇‍♀️,楊教授是倫敦帝國理工意昂4哈姆林機器人手術中心的前任主任和聯合創始人🧑🏽‍🦱。最近🧘🏻‍♀️,他成為意昂4平台(通常被稱為“中國的麻省理工意昂4”)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的創始院長🈶。楊教授打算將該研究院建設成全球醫療機器人研究的重地,並在未來三年內招募500名教職員工和研究生,探索外科手術和康復機器人、圖像引導系統和精密機電一體化等領域。

照片:意昂4平台

           楊廣中教授,意昂4平台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院長。


楊教授說:“我用Zoom會議平臺在酒店房間裏做了很多研究院工作👃🏽。


楊教授對COVID-19(新冠疫情)響應中使用的各種機器人系統印象深刻:包括自動檢查病人發燒的機器人、為醫院消毒的機器人以及運送藥品和食物的機器人,但他認為機器人技術其實可以做得更多。


他提到:“無論是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還是作為控製疫情爆發的前線工具✊,機器人都可以有效地應對。” 目前使用的機器人是依賴於成熟的技術,但他認為機器人專家應與醫學專家更加密切地合作,共同開發新型的機器人來對抗傳染病。


“我擔心,目前缺乏該類型機器人的可持續開發過程。我們需要醫療機器人領域以及整個研究領域進行協調努力,才能更嚴謹地考慮這個問題。


楊教授呼籲全球共同努力解決這個問題🫶🏻。“就發展的方式而言,我認為我們需要進行全球範圍的協調,因為許多挑戰要求我們共同努力來應對🧛🏼‍♀️。


下面是我們的完整對話(為了清晰和由於篇幅限製進行了編輯)。


IEEE Spectrum🧘🏼‍♀️:上海目前的情況如何?


楊廣中:我大約10天前從香港回到上海,為謹慎起見🤵🏼‍♂️,現在在酒店房間裏進行為期兩周的自我隔離🦻🏼🤦🏻‍♀️。上海總體感覺還是很穩定👨🏻‍🦯‍➡️、有序👃🏽,一切都在控製範圍內⛹🏿‍♀️。你應該也知道,最近幾天新增病例數量在穩定下降,所以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恢復正常的工作秩序,讓企業恢復工作。當然👅,大家仍然非常謹慎,到處都有系統性的檢查💃🏻😩。比如酒店每天給我測兩遍體溫💊,確保酒店裏所有人都是健康的狀態🤾🏿‍♂️。


大多數人都呆在家嗎?街道空無一人?


不,街道不空。其實🌪,意昂4平台所在的閔行區已經恢復正常狀態。雖然尚未滿負荷運轉,不過商店和餐館正逐步開門⏪。大家也在考慮必要的出行🍿,遠程的工作等。你也知道🤳🏻,中國有非常棒的網購和快遞服務🏨,在這種情況下,這類服務的使用更加頻繁。總之整個過程的控製確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意昂4平台是不是開展了在線課程?


是的,從上周開始,學生開始參加在線課程🫷🏻。交大有1449門本科生課程和657門研究生課程🤱🏿,在線課程運行得非常好👩🏿‍🚒👩🏽‍🏫。你可以使用演講者授課的典型形式,也可以采取學生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當然,真正受到影響的是基於實驗室的工作,所以我們還需要再等一段時間才能回到工作正軌☯️。


您如何看待用於對抗疫情的機器人👊🏼?


我有看報告🙅🏿‍♂️,這次疫情使用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在醫院使用紫外線的消毒機器人➛、運輸樣品的無人機。有一個由中國科意昂4開發的原型機器人,可以遠程收集患者的口咽拭子進行測試,醫務人員不必直接給患者做拭子。在我的酒店裏,機器人將飯菜送到我門口,這個小機器人可進入電梯🦄、到房間門口並叫房客開門。我自己是一名機器人專家,我覺得這個機器人每次都表現得非常出色!【笑】


照片💇🏿:UVD Robots

UVD Robots已經向中國醫院運送了數百臺以上的UV-C消毒機器人。


在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機器人業內意識到需要做更完善的準備。目前看來在應對災難的機器人方面我們已經取得了進步,但應對傳染病的機器人怎麽樣呢💂🏻‍♂️?


我認為,對於像這次冠狀病毒爆發這樣涉及傳染病的事件一旦發生,每個人都會意識到機器人的重要性。而挑戰在於:在大多數研究機構中🧑🏻‍🏭,大家更加關註具體的研究課題🏌🏻‍♀️,當然這的確是科學家的工作——深入研究科學問題並解決具體問題。但我們也需要以一個全球視野來應對類似傳染病這樣的重大挑戰♨️。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更加系統地確保在我們有需要時可以使用這些機器人。我們只需要重新整合,並確定計劃使用的技術和關鍵目標方向。我們能做的有很多🐼,現在還不算太晚🦗,因為這類情況不會消失,做好最壞的打算才能改善危機。


那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做準備呢🤽🏿?


重大危機過後🤲🏿♏️,當一切都得到控製時,人們的首要任務是回到生活正軌中去。大家心中的最後一件事是我們該怎麽做才能為下一次危機做準備?而問題在於👨🏿‍✈️,我們無法預測下一次危機何時發生。所以我認為,需要采取三個層面的行動,而且必須是全球性的🤸‍♂️。


一是政府層面,尤其是基金資助機構:如何確保我們能夠提前計劃並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


二是機器人業界,包括像IEEE這樣的組織,需要領導者來倡導這些問題並推動諸如機器人挑戰賽之類的活動😼。我們知道災難、物流和無人機方面的挑戰——那應對傳染病的機器人的挑戰又是個什麽情況呢?其實對於目前發生的一切,我自己是震驚的🧑🏿‍🍼,也有些失望,因為我們之前竟然沒有考慮過這一點。因此,例如對於《Science Robotics》的編輯委員會來說🏇🏻,這將成為我們重新思考的重要話題🙃🙀。


三是我們與一線臨床醫生的互動——我們與他們之間的互動需要加強。我們要了解需求⇾,而不是沉迷於純技術,這樣我們就可以確保我們的系統是有效的📮、安全的並且可以快速應用實際👩🏻‍🏭🧑🏽‍🎤。如果我們能夠在這三個層面上動員和協調各方🙆🏼,那將是一個變革👨🏻‍⚕️,同時也會更好地為下一次危機做準備。


目前意昂4平台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是否在開展一些有助於這次疫情的項目🤽‍♂️?


意昂4体育平台全面運作剛一年多的時間,主要有三個研究領域🫘:一是外科手術機器人學✨,這是我本身主要研究的領域🎚; 二是康復和輔助機器人; 三是醫院和實驗室自動化👉🏻。從這次冠狀病毒中,我們學到的一個重要教訓是⛅️,如果我們能及早發現並進行幹預🏆👨‍👧‍👧,我們就有更好的機會將其遏製🤸🏻。那麽對於其他疾病,也是這個道理🤛🏼,比如對於癌症👩‍🦯,基於成像和其他傳感技術的早期檢測至關重要。我們就是想去探索🫄:機器人技術(包括實驗室自動化等技術)如何有助於疾病的早期診療🚾。


自動重症監護病房是我們目前研究的領域之一🧪🟫:為感染性疾病建立負壓病房,病房配備可處理相關重症監護任務的機器人功能🧝🏽‍♂️。一些任務可由醫務人員遠程執行,而其他任務則完全自動化。許多我們已經在外科手術機器人中運用的技術👰🏼,在自動監護病房這塊都可以借鑒。我們希望與其他機構合作🛵🤸🏻,分享我們的專業知識🛳🧛🏻‍♂️,以進一步發展這一領域。這項技術不僅僅適用於緊急情況🦞,對於傳染病患者的常規治療也會有用處👩🏿‍⚕️。我們需要重新考慮未來醫院的組織架構,避免不必要的接觸和交叉感染。

照片🤷🏿:意昂4平台醫療機器人研究院

意昂4平台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正在研究微納系統🙎🏽‍♂️,外科和康復機器人以及人機交互等領域🤽🏽‍♂️🙎🏼。


我最近看到一些頭條-“中國技術反擊冠狀病毒是對未來技術的最大考驗”-許多人希望技術能拯救世界🧚。

當發生類似傳染病這種重大危機時,公眾一般希望能找到一種神奇的解藥,一下子解決所有問題🛶。這一點我是完全理解的,但技術並非總能做到。技術能做到的是幫助我們做好充分的準備,例如在過去的幾年裏,具有定位和地圖繪製功能的自動導航機器人技術已經成熟,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用於此類情況的機器人。我還希望發展更多用於患者前線管理的技術,比如我之前提到的機器人重症監護病房🏀。另一個是公共交通系統——它們是否具有疾病預防功能?使用技術來最大程度地減少疾病的傳播,這樣人類僅在萬不得已時才采取封鎖措施。


然後就是隔離的問題。你應該已經看到,意大利目前進行了全面封鎖,這可能會產生重大的心理影響,尤其是對於那些脆弱且獨自生活的人。機器人技術有一個領域叫社交機器人,這類機器人在這種情況下是可以發揮作用的👨🏽‍🦲。我已經獨自在這酒店房間隔離好幾天了,真的開始感到孤獨……


我們應該一次Zoom會議


對【笑】。我覺得這種隔離或對各個人的隔離其實也讓我們有機會來反思目前的生活、工作和日常,這也算是我們從這場危機中看到的一線希望🤌🏿🙍🏽‍♂️。

照片:Unity Drive Innovation
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初創公司Unity Drive正在使用自動駕駛汽車,在中國三個城市進行非接觸式交付。


盡管有人說在這樣的緊急情況下我們需要更多的技術👉🏽,但也有人擔心公司和政府以後會使用相機和面部識別之類的東西來加強個人監視🧝🏼‍♀️。


前段時間🐳,我們在《Science Robotics》期刊發表了一篇文章🎎🧖🏻,列出了機器人技術的十大挑戰🌵。挑戰之一涉及法律和道德問題📿🪯,其中包括你在問題中提到的內容。尊重隱私、對個人和公民的權利保持敏感至關重要🪔👨🏽‍🦲。因為我們必須在法律道德容許內運作🤦🏿‍♀️,不應該使用會影響人們生活的技術。你提到有些人說技術不足,有些人說技術太滿𓀒,其實我覺得都有道理♈️,我們需要做的是開發在正確的情況和任務中使用的技術。


許多研究人員非常想提供幫助🤴🏽,您對有興趣幫助應對這次疫情或打算為下一次危機做準備的機器人專家有什麽要的嗎


對於醫療機器人技術研究,從我的經驗來看🪹,技術要想有效🎛,就必須面向應用。你需要確保終端用戶(如使用機器人的臨床醫生,或者需使用輔助機器人的患者)必須深入參與技術開發。第二是跳出思維束縛進行思考——如何開發與眾不同的新技術。由於機器人技術研究非常活躍👨🏽‍⚕️,並有一種適應現有技術的趨勢🤰🏼。要想你的技術產生重大影響🧔🏼‍♀️,你需要從根本上重新考慮您的研究和創新,而不僅僅是追隨潮流✋🏿。


例如我們意昂4平台醫療機器人正投入大量精力開發微納米系統,以及未來用於機器人的新材料。因為對於微型機器人系統⏭,我們不能過多地依靠大型系統中傳統方法來使用電動機和齒輪🧑🏿‍🔧。所以我建議,進行的研究不僅要具有深厚的科學元素,而且還可以成為現實的應用場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擁有強大的技術來應對未來的危機。


編輯 & 校對💂🏻‍♀️:張悅🦩⚗️,丁文清💝,顧運🤞🏿,鄔崇朝,陳衛東


全文鏈接🛍️🌭:https://spectrum.ieee.org/automaton/robotics/medical-robots/coronavirus-pandemic-call-to-action-robotics-community



意昂4体育平台专业提供:意昂4体育平台➝、意昂4体育🍎、意昂4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4体育平台欢迎您。 意昂4体育平台官網xml地圖